今年的万豪等级调整力度非常大,接近30%的2185家酒店都改变了等级,相比起去年只有5%调整了等级。具体的可以看这里的官方链接。其中美国的酒店占了1549家,其他世界各地改变了636家。
今年贬值的特别严重,改变等级的酒店里面差不多70%是贬值,30%升级。大城市的贬值最为严重,特别是美国比如纽约,旧金山,都是重灾区。比如纽约三十多家改变的酒店就只有一家是升值 ,其他全部贬值 , 旧金山十几家改变等级的酒店里面也只有一家是升值,其他全部贬值。
比起美国,日本,中国都还好,有升有降,基本还算比较均衡,改变的也都不太多,整个国内只有68家有变化,升值24家,贬值44家。日本有16家有变化,升值6家,贬值10家,都还不算太离谱。
欧洲方面,英国有25家有变化,升值的14家,贬值的11家,法国有变化的20家,全部贬值,意大利有变化的18家,升值的2家,贬值的16家。剩下的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亮点
说实话在这种大贬值的情况下亮点实在是太少了,有变化的20几家Ritz酒店里,有一家Ritz下降了等级 The Ritz-Carlton, Perth,有四家St Regis下降了等级,分别是 The St. Regis Astana, The St. Regis Kuala Lumpur,The St. Regis Singapore ,以及 The St. Regis Tianjin。 国内的上海衡山路十二号,跟 W Hong Kong 算是两个升值的亮点,天津瑞吉喜提全球最低等级 CAT3的瑞吉。多伦多倒是难得有四家都降级了,只不过都是比较低端的酒店。
总结
总的来看大城市的基本都是贬值,有些去的人少的小城市相对升值了一点。万豪最近不光是做了这些贬值动作,还偷偷的修改了no blackout date这个从SPG继承过来的非常优秀的政策,添加了一条
Participating Properties may limit the number of standard rooms available for redemption on a limited number of days.
直接允许酒店在最热门的时候不放积分房,基本上变相的取消掉了 no blackout date 政策。从去年开始淡旺季兑换之后,万豪传出的新闻基本都是各种贬值,负面的。希望新的一年大家且换且珍惜吧。
毕竟已经成了一家人,和Starwood喜达屋一起,万豪也公布了2018的旗下酒店级别调整。
不过不像SPG比较良心,今年万豪旗下21%的升级,只有5%的降级,所以挺惨的。新的级别变化3/6/2018生效,这之前预定还可以按照现在的级别兑换。
美国是升级的重灾区,其中包括:
真的太多了血流成河啊还是去链接里面体会一下吧….
降级的其实也很多,但万豪真的酒店太多了…瞥了一下Miami的两家Ritz降级了,还不错

中国相对来说就少多了,升级的包括北京两家万豪,上海的4家万豪北京,成都,重庆,上海,深圳等地的JW万豪,北京王府井万丽(北京和上海这次太惨了,以后在北京不如直接住Tier 1的Ritz,)

降级的则只有6家,其中Courtyard Shanghai Central(貌似就是浦西万怡)变成了C1,很适合刷房了。另外上海明天广场的JW万豪变成C5,这两家可以说是北京上海降级大潮的清流了。成都的万丽变成了C2。
